渭南妇幼保健院 渭南妇幼保健院

守护“她”健康:乳腺癌防治全知道

时间:2025-04-17 08:27    来源:健教科  阅读次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癌症报告显示,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且年轻化趋势显著,堪称威胁女性健康的“粉红杀手”。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已提升至90%以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乳腺癌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份防治核心知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一、哪些人群需高度警惕乳腺癌风险?

以下人群属于乳腺癌高危群体:


1. 家族遗传史:直系亲属(如母亲、姐妹)曾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尤其携带BRCA基因突变者;

2. 月经与生育史:月经初潮≤12岁、绝经≥55岁、未育或晚育(35岁后生育)、未哺乳;

3. 乳腺病史:曾接受乳腺活检、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或病理证实乳腺(小叶/导管)不典型增生;

4. 激素治疗史:长期使用“雌孕激素联合”激素替代治疗;

5. 影像学特征: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显示乳腺实质为不均匀致密型或致密型;

6. 其他因素:肥胖、长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等。

特别提醒:80%的乳腺癌患者无明确家族史,所有女性均需保持警惕!


二、乳腺癌与乳腺结节有何区别?


二者均表现为乳房肿块,但症状差异显著:

乳腺癌:多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伴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乳头回缩、皮肤橘皮样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乳腺结节:多为良性,质地较软、边界清晰,多伴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

注意:若发现乳房肿块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三、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1. 乳房自检: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7天进行自查,观察乳房外形、皮肤及乳头变化,触诊有无肿块或增厚;

\

2. 定期筛查:

一般风险人群:每1-2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

高危人群:每半年至1年进行1次筛查,推荐乳腺彩超、钼靶X线检查等,具体方案需遵医嘱。


四、科学防治,从生活细节做起


1. 饮食管理: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增加蔬果、全谷物摄入;

2. 生育与哺乳:适龄婚育,坚持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3. 激素用药:避免滥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药物;

4. 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规律作息,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5.体重控制:维持健康体重(BMI 18.5-23.9),避免肥胖。


五、击碎谣言,科学防癌


谣言1:“穿钢圈内衣会导致乳腺癌”→无科学依据;

谣言2:“豆浆含雌激素不能喝”→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适量饮用有益;

谣言3:“乳房疼痛就是癌症信号”→90%的乳房疼痛与乳腺增生相关;

谣言4:“哺乳妈妈不会得乳腺癌”→哺乳可降低风险,但并非免疫;

谣言5:“切了乳腺就一劳永逸”→仍有复发可能,需终身监测。

预防乳腺癌,不是制造焦虑,而是为生命多一份从容。

特别提示:男性也有乳腺组织,若发现乳房肿块或异常,请及时就医!

健康是生命之本,科学防癌从了解开始。


让我们携手行动,守护“她”健康,远离“粉红杀手”!

编辑:健教科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