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妇幼保健院 渭南妇幼保健院

首页妇幼文化 > > 正文

倾心做好医生该做的

时间:2016-05-16 08:28    来源:健教科  阅读次数:

\

做医生三十年,自己体会最深的有两点:一点是有差距不怕,只要下定决心,把差距当动力,丢了的时间一定会夺回来,差距也会很快缩小。二是一定要注重理论学习。

如何做个好医生,做个好医生,靠的是什么?首先要靠的是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现在提出“以病人为中心”是各级医院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话说的很对,但关键是如何做?许多医院挂出照片,请病人选医生,或登报纸宣传专家特长。可和病人交谈,不少病人觉得仅凭照片学历选医生很盲然。我认为医生的名声主要是干出来的。由病家口耳相传逐渐广为人知。医生不同于演员,靠包装炒作,更不能靠自吹自擂,只能靠自己的实绩。

曾有一句名言:要预见到,总有一天病人不但会挑医生治病的本领还要挑医生的态度。不但要治好病,而且要求看病过程中心情愉快,实际这一天早已到来了。

当然病人不乏恭维之词,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然而推而想之,假设我在上个病人家属的心目中印象不好,同样不是臭名远扬了吗?因此我时时告诫自己和同道们,在诊疗病人过程中,一定要倾心做好自己该做的,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品牌,认识到我们个人的品牌,积腋成裘就是医院的牌子,千万不要砸了医院的牌子啊!

因此,我在接诊病人时总是力求做的好一些,保持衣冠整齐,态度和蔼,文明用语,不谈与病情无关的事,全神贯注看病,如有空座也请陪伴坐下。冬天听诊先用手把金属胸件焐一下,女病人检查注意遮掩,卧床病人检查完盖好被褥等细节,门诊看病我特别注意最后一个病人。记得一次门诊病人较多,最后一位已到十二点半,病人很抱歉地说“耽误大夫吃饭了”,我即回答“不急,请坐,我们习惯了,只是让您等久了,不过别急,我们一定把病看仔细。”使病人满意而归。

再就是,做个好医生,具有良好的医德是医生的基本要求,目前我们所做的大多停留在服务态度、拒红包、拒吃请方面。我认为深层次来讲,目前医生还要具备心理知识和千方百计的为病人花好每一分钱的服务意识。

我以为医生不仅要治躯体的“身”病还要学会治“心”病,而且在诊疗过程中为病人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譬如,在看病时我们往往会依病人实际情况提出两种意见,一是系统详细检查;二是根据临床经验边治疗、边检查供病人选择,开药每次量也不大,输液一般3—5次有效再取,以免输液反应或不适而浪费药品,针对性的开一些检查。特别是在一些困难职工带老人看病时,开方用药应更加斟酌,因为他们来看病已是不易。尽量看好省钱,在病人面前不要指令式的要求必要做××检查,用××药,否则家人下不了台阶,病人也难以接受,更会加重病情。对极危重的病人一定要尽早交待病情,提数种方案,如:全力抢救,一般支持,回家维持等供病人家属选择,防止最后“人财两空 ”,甚至酿成医疗纠纷。当然实施某种治疗方法前应当履行正常知情手续。

现在大家都认为医生难当,病人家属刁蛮。医务人员在公众心目中形象也不太好。诚恳地说原因是复杂的,有体制问题也有舆论问题。但我们的工作和认识也存在一定差距。实践中我体会到我们和病人治病目的是一致的,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我们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由于不了解就容易出现误会或对目前难治之症期望值过高,这就需要我们向病人去说明并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我不止一次遇到病人虽抢救无望而故去,但家属仍表示谢意,这就是事先沟通的效果。

临床上有很多医生都有过分自负情况,对于某一种病、某一种症状只凭以往的经验,片面的、机械的下结论,不注重个体差异,忽略了疾病的整体性(如:机体状况、重要脏器的功能、年龄、伴随病等),超越了我们现有的能力,一昧追求“放火箭”,造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纠纷和麻烦。在日常的工作中,本来是某一个合理化的建议,结果却变了味,成了命令,让人听起来感觉不舒服。一般而言,多数患者都乐于把自己的病情过程告诉医生,他们所说的内容(病史)对于医生的诊断和判断疗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医生必须学会倾听,听听患者想要获得帮助的愿望,学会如何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在平时我们接待患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服务和学习的过程。所谓服务,就是为什么患者要找你的理由;所谓学习,就是要向患者学习,当你倾听患者诉说病情时,你是在向他们学习,你可以从中了解一个人在面临疾病时的种种表现,了解各种迹象和病症的微妙差异,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家庭,了解他们的希望和担忧。我们知道医疗工作大多是乏味的、重复的,但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

日常工作中,医生在病榻前的礼仪是最重要的沟通手段,尽管人人都知道这个事实,但未必都做得很好,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事,某病人说,某某大夫的服务态度真差。但他仍会继续接受这位大夫的医治,甚至还会承认自己喜欢这位大夫。为什么呢?这就是目前医患关系的力量,因为病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医患沟通中的一些小的错误有时候是出于开玩笑的目的,说话的时机不对,或者仅仅是由于医生的心情不好,一些医生只知道看病过程是病人求助,而不明白医疗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契约,对于病人的诊疗过程,总是要让病人和家属来求、来请,自高自大,要不然就没面子。但是患者付钱给你,他所希望的是得到我们的同情而不是冷酷的心肠,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照料,希望他人表现出爱心,希望得到家人般的关心和爱护。关心是什么?关心就是礼貌、尊重、建议、感激和同情。所以我们要让患者相信医生在真正地关心自己,在支持自己渡过一段困难可怕的经历,这样做可以促使医生和患者的相互理解。如:患者咳嗽或呕吐时,及时帮助拍拍背;患者发烧时,给他额前搭一块湿毛巾;患者恐惧、痛苦时多陪伴一会等等,这种行为是在于向患者表明你关心他,在意他。因此,我们要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就应该使患者明白两件事,一就是我了解你的痛苦,二是我有责任帮助你。

而今医疗是作为一种服务被提供给患者的,每一位医生从事的都是服务性行业,所谓服务的意义在于乐于为他人做某些事。日常工作中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可能表达一种信息,比如:人人都有名字,记住患者的名字很重要。让患者明白我们医生是很在意他、关心他,积极帮助他的,在痛苦未解除、疾病未治愈之前,我们将和病人并肩作战,给予患者适当的热情和安慰,取得患者的信任等,这和其他治疗如:手术、药物一样都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

就医疗服务来说,所有人都愿意在合适的地点、以合理的价格、由适当的人选提供正确的、合理的服务,但是我们希望人们理解这些“正确、合理”的含义。疾病带来的那种绝望无助的感觉以及患者和医生之间建立的那层关系是和其他各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很少有人不希望由技术最高明的大夫给自己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是高度个性化的,这就给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医生被期望有尽可能高的效率,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力、富有同情心,耐心,技术精神、经常更新知识,必须能接触到最新的医学著作,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患者几乎不能容忍医生有不正确的行为。人们对医生神圣的信任和高度的期望是合理的,这也正是医疗行业之所以的特殊原因。推动医疗服务不断进步的就是客户的满意。只有患者满意,我们才会有患者,我们才会有工作,这是一个硬道理。

患病的人不仅仅需要支持,他们还需要尊重。患病会带给患者极度的脆弱感。任何医生从业之前最好亲身体会一下患者躺在病床上的感觉。因此,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最为重要。医疗是特殊行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有权觉得自己比患者高人一等。在医疗这种帮助的关系中,尊重患者、请他们参与自己的治疗可以使患者保持必要的尊严,既接受了你的帮助,又不会觉得低人一等。要记住你是为什么和怎样成为医生的?我们选择了医生职业是为了学习和帮助人们。我们需要在病人发生问题的时候亲临现场。如果你为了帮助别人,而选择了一生的职业,你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尽力去做。如果你选择从医的目的是为了回报社会,请用同情的态度为患者服务。每天,当你走进一间病房,当有人寻求你的帮助时,这提醒了你为什么要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我们应该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

重要的是医生必须使患者树立对自己的信任,这既可以鼓励患者也可以在病情趋向复杂时有助于沟通。要做到这一点,一种真实有效的办法就是表现出同情,但不要摆出施舍的姿态,而应该带有感情、真挚。如果你用照料亲人的态度来照顾患者,会让患者感到亲切。告诉患者,你作为医生也经历过类似的伤病,从程度上可以使患者相信,他是作为具有真实需要的人在得到治疗,而不是一个特定病体。如果你能真正体会那些你为之服务或对其负责的人的需要,那么你自然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当然,医生有理由感到自豪,为了成为医生,为了成才,要付出很多年的时间学习,牺牲很多个人利益,经常超时工作,承受紧张的医疗工作。典型的医生形象是什么? 就是:自信、聪明、富有同情心、勤奋。我们医生是治疗者,同时也是独裁者。这就使我们的患者在接触医生时有了压力,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怎样找出原因呢? 我们应该足够的了解自己行为的影响,懂得如何做出适当的调整。这就是要照镜子,评判自己,镜子在那里?在各自的心里,照镜子的时候,你可以整理整理,也可以就那么看看。但只有在你开着灯并且挣开眼睛的情况下,镜中的形象才是对你有帮助的。自我评判的过程是痛苦的,不情愿的。然而,如果你希望成长,这是必要的。决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注意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抱着陈旧、淘汰的东西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总之,要做一名好的医生就要时时刻刻牢记“ 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 ”。

编辑:健教科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