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妇幼保健院 渭南妇幼保健院

小粉丝的“包妈妈”

时间:2016-07-19 17:39    来源:健教科  阅读次数:

她白净圆润的脸庞上写着纯朴、和蔼,闪亮的双眸里射出睿智、执着和坚韧的品格。她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新生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视事业如生命,待患儿如亲人,被患儿家长亲切的称为孩子的“包妈妈”。

\


她就是包晓玲——市妇幼院(渭南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市医学会新生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从西安交大医学院毕业以来,她一直从事新生儿科临床一线工作,在17年的工作生涯中她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荣获渭南市卫生系统“十佳医生”殊荣,连续多年荣获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深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爱戴。

新生儿病区为全封闭式管理,治疗对象为出生28天以内的危重婴儿,病房里是无法表述不适的患儿,病房外是爱子心切、焦虑紧张的家长。优秀的新生儿科医生,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技术过硬,能解决临床危重、疑难问题,更要有像母亲般细心的观察、周密的思维,用责任心、爱心、耐心去呵护每一位患儿,让家长放心。

与患者父母称呼不同,同事们经常称她为孩子们的超级保姆,除了病情和治疗,每一个孩子的饮食,喜好,脾气她都能一一道来。

天冷查体时,她总是先搓热了手再触摸孩子稚嫩的身体。孩子哭了,她搂在怀里轻摇轻哄;孩子发烧了,她为孩子温水擦浴;孩子送诊迟了,她甚至会急得那些粗心的年轻父母。

在她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练就了轻、巧、稳、捷、准的基本功。科室医护人员之间询问患儿情况时,都会说:你娃今咋样了?当孩子康复出院的时候,这些临时妈妈会因为舍不得而流泪。

2009年的一天,医院产房首例仅 33周的三胞胎分娩,3个孩子的出生体重在1300—1600克左右,均有不同程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就是说,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这可苦了包晓玲和她的“战友们”,20多天连轴转,令人欣慰的是,3个孩子先后健康出院。

\

去年,从蒲城转来一例31周的早产儿,体重仅920克,孩子皮肤淤青,呼吸微弱,皮测氧饱和度仅为30%,生命濒危。包晓玲立即组织开展抢救,3小时后,患儿有了自主呼吸,皮肤颜色转红……出院时家长为表达谢意,递上红包,她婉言谢绝。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新生儿病房经常上演。“娃们”经常被妈妈、奶奶带着来新生儿病房看望自己的包妈妈,也有人发来照片,这是包晓玲和同事们的快乐时刻。

新生儿无法表达,而且多数病情急、变化大,任何细微的不当,都可能改变疾病发展轨迹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科室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医疗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成为科室安全医疗管理的重中之重。每天,晨交班前的20分钟时间,科室医护人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典型病例分析、业务知识学习以及临床经验交流是多年的惯例

为了给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尽可能极快地治愈患儿,减轻病痛,她钻研业务,查阅文献,向上级专家请教,了解和掌握了许多新生儿科最新动态,学术观点,更新和提高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各项新技术和新方法。经过努力,她在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和急救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先后撰写论文数篇,在《中国美容医学》、《中国航天航空医药》、《临床医药实践》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

她积极开展新业务,学以致用、大胆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困难,她组织开展了脐静脉置管术,很好地解决了患儿用药难题,填补了我市空白,提升了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开展的新生儿静脉高营养应用、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等多项新技术全市领先,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

面对成绩,她总是说:“这些都是医院和领导关心、培养的结果,我只是尽到了一名医生的本分而已”。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包晓玲多次挽救了新生儿的生命,她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悉心呵护襁褓中的小生命,被誉为新生儿的妈妈,越来越多的患儿和家长成为她忠实的粉丝

编辑:健教科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粉丝 妈妈